杨攀(右一)布置任务。
军嫂网2月16日讯(张炎)作为长春市重庆街道的优秀后备干部,多年来,杨攀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勇于担当、勤于创新,将街道党建、宣传等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大年初二,当接到单位发来的紧急召回通知时,杨攀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取消休假、到岗到位。
义无反顾冲在前
根据街道工作安排,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包保北安社区的疫情防控排查和全街疫情防控宣传工作。1月27日,重庆街道召开全街部署会后,杨攀马上带领科室全体人员,迅速与包保社区进行对接。领任务、赴一线,她没有丝毫犹豫,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
北安社区是市中心的老社区,老旧散、物业弃管楼相对集中。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杨攀与全科人员迅速行动,仅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北安社区每家每户张贴《致居民的一封信》的工作任务。37栋居民楼,她领着大家一个一个单元走,一层一层爬上楼,一户一户贴到位。虽然外面数九寒天,但很快大家都走得汗流浃背。“你负责一楼、二楼,上面的楼层我来。”当看到有同事因为反复上下楼引发身体不适时,杨攀主动承担了较高楼层的工作。摸排过程中,她又同大家一道挨家挨户打电话、认真制作楼层图,完善排查信息,完成1287户、3275人的排查登记、宣传引导工作,为防控工作精准展开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加班加点两不误
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宣传和舆情引导关乎社会及群众的和谐稳定。在完成防控工作任务的同时,杨攀还要带领科室部分工作人员,完成疫情防控期间的信息宣传工作。常年伏案工作,她落下了颈椎病和头痛的毛病,初五这天,正在参加科长会议的她,几次冲出会场,又回到会场,领导看到她因多次呕吐而脸色苍白,劝她赶紧回家休息,但她仍带病坚持工作。
由于疫情排查工作量大,她常常白天工作在社区一线,晚上回家再完成相关文字材料的撰写工作,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爱心小食堂”“疫情小喇叭”“防控瞭望哨”等街道社区的特色做法,被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她撰写的《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聚力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在新时代e支部刊登。
舍小家为大家
在一线奔波的她,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妻子、一位母亲。杨攀的爱人是一名现役军人,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春节期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本应该在家看护孩子的她,把正在读初二的女儿独自一人留在家中,自己却常常加班加点,工作在基层防控一线,无暇顾及女儿的起居生活、课业学习,更无暇顾及女儿的安全。好几次,杨攀早上出门天还没有亮;晚上回到家,孩子却已经等的睡在了客厅里,但她能做的,只能尽量做好自身防护,尽量做到离女儿“远一点”。
正月十五元宵节,单位食堂为工作人员加餐。面对丰盛的午餐,杨攀心疼地想起了独自在家的女儿,不知她中午能吃些什么,早上,她匆匆忙忙的为女儿煮了一碗汤圆就赶到了单位。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的那天起,杨攀和女儿就一直延续着这样的生活节奏,短短十几天,女儿好像长大了好多。这天,好不容易能在晚上7点到家,还没顾上跟女儿说上一句话,她的电话却又响了起来,联络明天宣传稿件的刊发事宜,乖巧的女儿看到妈妈一直在忙碌,悄悄走进了厨房,在妈妈忙完之后端上了两碗热气腾腾还卧着鸡蛋的方便面。这碗面,杨攀是带着泪水吃下去的,这泪水饱含着欣慰,可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愧疚。“在疫情来临之际,我能做的就是坚守岗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疫情防控工作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杨攀说,坚守岗位是她的职责,为群众服务是她作为一名党员的宗旨,只有忠于职守,才能守初心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