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下花园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体动员、全力以赴,迅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有许多抗疫战士全家携手上阵,勇敢逆行。他们凭借共同的信念,互相支持鼓励,成为抗击疫情战场上的 " 最强家庭拍档 "。
47岁的王海龙是一家装潢商店的老板,同时他还有着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花园好声音”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几年来,王海龙带领着他的志愿队参与了上百次志愿活动,足迹遍布下花园的山山水水。当疫情来势汹汹之时,王海龙又主动站了出来,带着妻儿成为了下花园区第一批招募的疫情防控志愿者。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王海龙上大学的儿子王晨雨也加入到了防控疫情志愿者的队伍。从大年初三开始,王海龙一家就开始在小区门前站岗了,他们每天早上八点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来到执勤点,登记进出人员信息,检测体温,喷洒消毒液,在寒风中忙的热火朝天,一直到晚上九点才能结束这一天的工作。
有了这一家三口的榜样力量,花园好声音的其他志愿者们也纷纷加入抗击疫情的队伍中来,他们28名队友一共负责下花园区6个住宅小区的防控任务。作为队长,王海龙每天都要在这6个小区往返多趟,不停地安排工作,鼓励队员。
如今正值寒冬,天气十分寒冷,但是志愿者们的心却是火热的。王海龙常常自费给队员们送去慰问品,说起他们的队长一家,大家都不住地赞叹。
这一家三口,也许只是众多奋战在战“疫”一线家庭的一个缩影。正是他们无私的选择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让我们更有信心战胜这场疫情。
李金星,下花园诚信爱心志愿者联合会的创始人兼会长,这次疫情战打响后,他第一时间召集志愿者投入到各项志愿服务中,与往常一样,这一次,又是一家三口齐上阵。
这次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只是他这几年来数百次志愿服务中的一次,但是这一次他却尤为重视,每天一早他们一家就来到小区的体温测量点,为进出居民进行体温测量和信息登记,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帮忙。不仅如此,李金星还组织联合会志愿者捐款购买防疫急需物资,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战中。有些志愿者身体抱恙,李金星马上安排人员休息,但是他却带着妻子和儿子坚定地站在防疫前线,天气寒冷,却从不说一声累,喊一声苦,在他的影响下,更多的人参与到了这场疫情防控战。
煤矿街道新立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王秀琴一家三口都是共产党员,丈夫是退役军人,又是党员,女儿是大学生党员。丈夫和女儿本来春节休假在家,居家团聚。在防疫前期各执勤口人员紧张之时,丈夫和女儿听说防控一线人员不够,就主动请缨,奋战在防控疫情前沿,彰显了一家高贵的人格魅力、崇高信念和无私品德。
连日来,我区“花园好声音”志愿服务队的闫爱军和苏玉枝夫妻俩每天都准时来到小区防疫检查点报到,开始一天的工作。量体温、检查出入证、填写登记表,辛苦地忙碌着。他们是我区花园乡孟家坟村人,家中上有90多岁的老母亲,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残疾儿子。但是在这次防控疫情的战斗中,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日日默默无闻地坚守在抗“疫”一线,从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