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公办园难,入优质园贵,是很多适龄幼儿家庭的切身感受。为加快破解这一难题,去年以来,衡水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免除房租、给予补贴等措施,对部分收费较高的民办园给予扶持,将其办为普惠园,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优质发展。目前,全市已认定普惠性幼儿园127所。
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衡水市连续两年把主城区配建幼儿园统筹管理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和创新改革的重要事项,按照充分调研、出台政策、强力推进、全面铺开的原则,不断扩充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资源,满足适龄幼儿有质量的入园要求。去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所,其中新建5所,改扩建8所,总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投资4713万元。同时,全面开展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主城区52所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已全部纳入政府统筹管理,其他县市正在扎实推进;组织人员对全市申报市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并经县级初评的园所进行全面复核,认定41所幼儿园为衡水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目前,全市已认定的普惠性幼儿园已有127所。
衡水市配建幼儿园统筹管理后,不仅免除了配建幼儿园的房租,还给予适当补贴,其收费标准随之大幅度下降,大大减轻了群众的负担。以桃城区为例,区政府免除了相关办园者房租,并按照每生每月5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幼儿园保育费由原来的每月600至1800元降为一类园880元、二类园620元、三类园450元,平均收费标准降低一半以上。
普惠园的快速增长,切实减轻了广大群众的负担,也让孩子们享受到了质优价廉的学前教育。从“能入园”到“入好园”,广大群众幼有优育的期冀正逐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