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青年干部是否能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业能否持续快速地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党的千秋伟业能否后继有人。要进一步培养青年干部的信仰,把广大青年干部的个人理想自觉与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增强为党尽忠、为国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建设一支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要拓宽选人视野渠道,打破藩篱壁垒,多渠道多领域发现优秀年轻干部。立足长远抓谋划。直接掌握一批优秀干部,发现和储备一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纳入谋划,进行长期跟踪培养。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建立结合日常工作发现识别优秀年轻干部的常态化机制,把好苗子发现出来、推荐上来。建立优秀年轻干部筛选机制。定期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掌握一定比例的优秀年轻干部,分类别、分专业建立完备的年轻干部信息库,动态完善,动态管理。
要想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必须突破地域、专业、身份等限制。坚持工作导向大胆使用。选拔使用年轻干部,既看资历、经历,更要注重能力、潜力,大胆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在精准扶贫、污染防治、攻坚克难等任务中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坚决防止简单以分数、票数取人。
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用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注重实践锻炼。在培养年轻干部时,不能唯台阶论,也要经历必要的台阶,要有计划地把富有潜力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去摔打,放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重点项目上去锻炼;要进行轮岗交流、提供多岗位锻炼机会,让他们经受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磨砺。搞好传帮带。通过一带一、老带新等方式,引导年轻干部跨过成长难关。(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