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这儿,买卖不分大小,您家老人喜欢穿我做的布鞋,是我的荣幸!放心,三天后保证您家老爷子过大寿时穿上这双纯手工棉布鞋!”11月21日,记者走进永清县里澜城镇赵家楼村刘翠兰家时,52岁的刘翠兰正热情地招呼邻村一位顾客。
刘翠兰算得上方圆几十里的名人,她专职做纯手工布鞋已达30余年,不仅很多本村及附近村街的乡亲穿过她做的鞋子,近几年,通过网店及实体店销售,她做的布鞋还远销全国各地。
刘翠兰向顾客展示手工布鞋。
说起从事这一行的起因,刘翠兰爽朗地笑了:“我得感谢赵家楼村。30多年前,我偶尔听朋友说,这个村里会做布鞋的人很多,并且有专门做布鞋的村办企业,就从老家延安来这里学做布鞋了!后来,我在这儿成了家,随着儿女陆续长大,我也开始靠自己的一技之长闯市场!”
早些年在村办鞋厂学到的手艺给了刘翠兰闯市场的资本和底气。“那时候,我们做的鞋子有纯手工的,也有半手工的,无论哪一种,厂里对质量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因为做出的成品大多直接销往京津市场,质量不过关,根本无法在市场上获取一席之地。虽然我们做的鞋子没有打出大的知名度,但还是受到了很多京津大客户的认可和肯定!”回忆当年,刘翠兰的语气里颇有几分自豪,“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鞋子的材质也种类繁多,但很多人仍然有着深深的‘布鞋情结’,尤其是中老年人,他们喜欢布鞋的舒适和简单。凭着那些年练就的手艺,再结合市场需求,几年前我就开始自己做布鞋、卖布鞋!”
最初,刘翠兰的销售范围只限于附近村街有需求的乡亲们,谁家孩子满月、谁家老人过生日,都会找她订做。大约两年前,她在儿女们的启发与支持下,在淘宝注册了网店,同时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网上销售也渐入佳境。“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我做的鞋子销往全国各地,以前想都不敢想!原来,这么多人喜欢手工布鞋!”刘翠兰闯市场的信心在一个个或大或小的订单中变得越来越大。
随着销售量增加,刘翠兰从去年起开始带动村里的姐妹一起做纯手工布鞋,携手闯市场。她负责提供平台、进原料,然后按照制作流程分工,大家分头剪底样、纳鞋底、上鞋帮、定型、包装……“姐妹们都有各自擅长做的鞋子种类,我们现在能向市场提供软帮宝宝鞋、加绒老人鞋、千层底帆布鞋等,基本能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刘翠兰介绍。和她一起闯市场的姐妹们也从这份不用出村就能挣钱的工作中获得了成就感,她们说:“靠一技之长为家庭增加了收入,还传承了传统文化,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说到售卖纯手工布鞋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刘翠兰有些不好意思:“真没认真统计过。现在,我们的制作、销售还不成规模,大家就是尽力去做,保质保量,每位姐妹一年挣三四万块钱还是不成问题的。如今国家支持农民勤劳致富,镇里、村里都在一心一意帮我们宣传、扩大销售渠道,我想,只要大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诚信经营,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作、销售等流程,手工布鞋的销售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