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立民,32岁,是一名陶瓷艺人,当过12年的兵,最高荣获过三等功。那时候,并没想过自己今后会和陶瓷结缘。
张立民在服兵役
2015年,当时还在海南当兵,有一天休假,我走进一家图书馆,看到有景德镇瓷器在展览,就走过去看。这一看就挪不开脚步了。那些瓷器典雅清丽,有一种淡淡的美,虽然不艳丽、不张扬,但是很打动人,就像一个古代美人穿过历史画卷,走到了你身边。
张立民在研究瓷器
当时就想,自己要是能成为一名陶瓷艺人,亲手做出这么漂亮的瓷器该多好!于是,我放弃了转业安置的工作,选择了从零开始,学习陶瓷技艺。
但是从零开始,谈何容易!
我先到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后来为了学到更好的手艺,就到处拜访景德镇的陶瓷艺人。跟着这些老艺人,一点点的学。传统的景德镇青花瓷有72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非常有难度。光拉坯这一工序,我第一年就用了2000多斤泥料,才练出来。修坯也是手艺活,手法不娴熟的话,用力过大,泥就会飞掉;用力不足,就无法成型。上釉时,薄一点点,瓷器表面就会坑坑洼洼,厚一点点,绘制的图案就会被遮盖。
张立民在拉胚
传统的陶瓷艺人,基本上一辈子只要精通几道甚至一道工序就可以,但是我想做一个精通全部工序的手艺人。虽然很难,这条道路是自己选择的,就必须坚持到底。经过三年多的学习沉淀,无数次开车往返在沧州到景德镇的路上,无数次的手艺打磨,我终于学有所成,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张立民在在对学员传授修坯技术
我也想过,刚成立工作室肯定没那么容易,但是现实更惨淡。有时候,一个月都没几个客人。那种心情就像你费尽心思做了一桌子饭菜,结果却没人跟你分享一样,内心很失落。而且,当时已经把自己的大部分积蓄都倾注到这上面了,物质和精神上都饱受压力。
张立民的禾家陶瓷美学馆
靠着客人们的口口相传,这一年来,我的作品渐渐被更多的人认可,让我看到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因为烧炉对环境条件有限制,不能安装现代的取暖制冷设备。冬天烧窑,冻得缩在被子里,牙齿直打颤;到了夏天,屋里热得不一会儿后背就全湿透了。但是我享受等待、检验、改进、调整、进步的这个过程,守着烧炉等上10多个小时,你会觉得寂寞也别有一番滋味。
张立民在对陶器进行烧制
张立民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总结归纳
艺无止境,我愿意做一名陶瓷文化的修行者,朝着心中更高的境界一直修行下去,步步精进。我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从陶瓷中感受古人的至味清欢,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滋养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