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30日,由我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我区文化馆承办的“文化惠民文艺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在文化馆多功能厅开讲,来自全区各乡镇文化站、城乡群众文化团体的文艺骨干共600余人参加培训。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供给,提高群众文艺骨干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推进文艺在基层扎根、为人民服务。
为确保培训效果,衡水市书法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以及舞蹈家协会知名艺术家作为主讲嘉宾应邀参加。筛选确定了更受群众欢迎的书法、声乐、戏曲、广场舞四类课程,全部采用“讲解+示范+互动”相结合的模式进行。
书法讲堂上,讲师从书法鉴赏的角度出发,结合名家笔帖,讲解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魏碑、楷书,对各家书体作了精炼阐述,细致讲述了书法练习要领。
在声乐讲堂上,河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衡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常曲川,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衡水学院副教授吴超等专家分别从民歌、流行歌曲分析讲述了声乐基础知识,并在气息、发声、咬字吐字、情绪把握、作品表现、临场心理等方面,用自己亲身感受给大家作了示范讲解。
戏曲讲堂上,专业戏曲老师结合戏曲 “四功五法”基本功,以自身精通的京剧青衣、河北梆子演唱技巧,进行了细致讲解和演示。
广场舞讲堂上,舞蹈老师围绕当前广场舞的发展趋势,针对舞蹈选曲、编排、基本动作要领等展开讲解,并根据大家熟知的优秀广场舞作品进行现场示范,对每一个分解动作认真仔细地讲解,耐心细致地纠正学员不规范动作。
近年来,我区以创建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全面提升“两馆一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水平,构建起覆盖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注重发挥基层阵地作用,为城乡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全区叫响“我们的节日”“四季有歌”等文化品牌。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区文旅局积极更新服务理念,坚持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让文化艺术在广大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差异性需求,依托图书馆组织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燕赵少年读书征文”“阅读伴成长,书香飘万家”“笔墨凝书香,岁末送春联”等活动,并面向广大读者开展国学、礼仪、书法、诵读、历史等培训讲座;发挥文化馆场地和人才优势,通过开放办馆、书画大讲堂、文艺大讲堂等多种方式,开展书法、绘画、戏曲、器乐、合唱、广场舞等讲座培训;依托美术馆、非遗展馆组织开展书画展、摄影展、非遗文化展;利用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组织开展培训和辅导,每年培训近千人次。
近年来,我区先后组建滨湖书画社、滨湖合唱团、萨克斯公社、滨湖靓丽旗袍队、滨湖舞蹈队、独一”民间艺术秧歌队、三皇炮捶研究会等40余支文化队伍。乡镇新增文化队伍200余支,总数达到800余支。今后,该局将根据基层需要,持续推出系列讲座、培训,促进群众文化审美、鉴赏、创作、表演能力和文化活动水平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