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红军——王志诚
王志诚,1916年生于安平县,是十五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的老红军。他,戎马一生,抗日战争拿过枪,解放战争渡过江,抗美援朝跨过江。曾获得中央军委授予的“二级红星功勋荣誉奖章”。离休前任浙江台州军分区司令员、顾问,享受副军职待遇。
1930年王志诚在北京兴业机器厂做徒工,由于不满当时日寇侵入东北,常常与爱国学生一起上街游行,从内心呼唤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时代强音。1936年10月,他看到了号召有志青年“请缨救亡,抗倭报国”的油印小报,毅然到太原,参加了由薄一波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组建的“民众干部训练团”。尔后,他多次聆听周恩来、彭德怀、徐向前、肖克等我党高级将领亲切地教诲,刻苦学习政治、军事文化,并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三期学习班深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志诚所在的“山西民众干部训练团”迅即改编为“青年抗日决死纵队”,在晋西北一带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组织儿童团、妇女队。革命队伍不断壮大,使阎锡山惊慌不已,并秘密杀害了晋西北、晋东南的许多干部战士。闻此消息,王志诚随即同所在的“决死纵队”官兵一起对“阎老锡”给予了坚决打击。由于旗帜鲜明,战斗勇敢,王志诚被提任警备股长。1943年春王志诚遵照太岳三分区领导指示,组织同浦铁路、临汾、屯留公路七个县情报团从事抗日工作,以自己扎实的工作,为陈庚率领的十六团在保卫延安途径太岳区时提供了可靠情报,全歼了国民党军一个运输队。1949年6月,已任团长的王志诚率领团队在完成扶郡、秦岭战役后,布防在秦岭川陕公路草梁驿左右山上,与国民党兵守军两相对峙。一俟接到“突破坚守阵地”的命令,王志诚便率上下破剑门,取汉中,走栈道,迅速实现了部队首长的战略意图,尔后又马不停蹄行军近百里,在成都的金堂县姚安渡阵地再次与敌激战,活捉了国民党国防新编第一师少将师长、副师长,生俘蒋军2300多人。
四川解放后,王志担任了组建眉山军分区,建立地方武装、清匪汉霸、改造起义部队等重任。1951年3月22日,王志诚与志愿军将士一起,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对党对毛主席的无比忠诚,使得他与全团将士攻坚克难,屡战屡胜。王志诚身先士卒,不畏艰险,作战英勇,在抗美援朝战场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从“山西民众干部训练团”加入党组织参加革命工作开始,王志诚由一名红军战士一步步被提升为参谋、参谋长、团长、司令员、军分区顾问组长。1982年在军职岗位离休后,他又执笔从文,他的书法作品多次在省级以上部门展出,他的名字及作品被入编辞书、辞海,有的作品还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有的作品在国际互联网大展展出同时被推荐到日本参展,并获有金、银、优秀奖等。
老红军王志诚是革命老区安平的骄傲,他的一生可谓是:
九十余年从容度,
毕生为国倾衷情。
胸怀信念不言老,
和谐盛世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