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上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来自任丘华北油田的杨先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液240毫升,这些“生命种子”将在第一时间快速送达另一个地区的医院,救治一名血液病患者。至此,杨先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8746例,河北省第419例,任丘华北油田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放弃午休时间 只为留血样入库
2016年10月,杨先生在上网时无意浏览到一条当地红十字会发布的一条帖子,帖子里号召广大爱心人士来参与本月28日的采血样活动,早有加入中华骨髓库之心的杨先生决定去现场看看,虽然当天是工作日,但他放弃了午休的时间去活动现场留下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我身体素质一直挺好的,能够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后备力量,是我觉得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杨先生有坚持锻炼的习惯,多年下来身体十分强健。但他清楚能与患者配型成功的几率是很低的,所以在入库后也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和朋友,只是默默把这件事情记在心底,转眼间两年的时间过去了。
告知配型成功 得到父母鼎力支持
今年5月份,杨先生接到河北分库工作人员打来的配型成功的电话,回想起得知初配成功的时候,杨先生说:“接电话的那刻我很惊讶,但更多觉得是幸运,茫茫人海,这是我俩的缘分。我回复的同意捐献,没有问题。”
随后,杨先生将这件事情告知的父母,父母表示坚决支持儿子的决定。与有些腼腆的杨先生相比,母亲是一个开朗的性格。“我跟他爸几年前就从电视访谈上见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讲座,我们没有这就是抽骨髓的误解,这是救人的好事,而且他是党员,能够救助别人是他应该做的事情,我们老俩为儿子感到高兴和骄傲。”杨先生的母亲退休前是一位幼儿园教师,从小对杨先生的家庭教育是要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母亲已过花甲之年,在采集计划出来之后仍决定陪伴儿子前往石家庄进行捐献。
成功完成捐献 愿可感召他人入库
8月14日,一场为杨先生准备的献爱心欢送会在华北油田公司举办。面对领导的赞许,杨先生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一位需要我救助的患者面前我不会犹豫不会退缩!”
今天上午,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杨先生成功完成了捐献。在采集期间,杨先生收到了患者医院代表送来的患者家属的感谢信,家属在字句中流露出来的感情让杨先生深受触动,只愿自己的热血能早日送达,让这个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
“我认为我的行为远称不上伟大,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我的捐献行为能够带动更多人来关注、加入中华骨髓库,希望能有更多的患者得到一直,早日康复!”杨先生表示在自己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后,身边同事和朋友也有咨询入库的事情,他相信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努力下,病魔一定会被大家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