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文庙祭孔释奠礼" inline="0" style="-webkit-tap-highlight-; box-sizing: border-box; border-style: none; max-width: 100%; display: block; margin: 10px auto;" />
祭孔释奠礼历代为国家重要祀典。正定文庙祭孔释奠礼恢复于200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省内恢复最早的祭孔礼仪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正定文庙祭孔释奠礼已经列入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定文庙也成为全球祭孔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今年3月11日,是农历己亥春仲上丁之日,按照传统礼仪惯例,正定文庙春期释奠礼如期举行。来自省内外的儒门同道、传统文化爱好者、孔子后裔及省会部分大学、中学、小学学生500余人参加了典礼。河北医科大学留学生团队和省会民族宗教界人士也到正定文庙致敬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卷二十二释奠记载:“顺治元年,定每岁春、秋仲月上丁日,直省、府、州、县各行释奠于先师之礼,以地方正印官主祭,陈设礼仪均与国子监同。”“春、秋仲月上丁日”即春季、秋季第二个月的第一个丁日。在古代,丁日祭祀,寓意文明。明李之藻《頖宫礼乐疏·祭时诂》曰:“祭必用丁,盖丙丁属火,文明之象,而丁其明之盛。”
在传统释奠礼环节,正定弘文中学师生团队担当乐舞奉献。正定文化馆、正定鸿玥琴社的专业老师参与了雅乐奉献。在新礼环节,正定城杨庄小学生团队、正定六中、石家庄二中西校区的学生们诵读了《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篇章。
随着大成钟鼓、编钟编磬的铿锵音节和笙篪笛箫、琴瑟埙歌的悠扬雅乐,百余名参礼人员身着传统礼仪服饰,笙歌起舞,与现场观礼人员一起致敬中华文化的往圣先贤。仪式庄严神圣,充分显示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仪式感、庄重感。
据了解,河北省儒学会正在致力于推动省内更多的地区恢复祭孔释奠礼活动。
(燕赵都市报 特约文图 郭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