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变暖,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实验室改造项目终于动工。“大家都在努力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完工。”公司总经理卢勇说。
19年时间,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从零起步,快步赶超跨越发展,成为绽放在航天科技领域的一朵“创新之花”。该公司生产出广泛应用于轨道飞行器上的特种抗辐照玻璃产品,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同类产品唯一合格供应商。
一块玻璃的“创新密码”
在星箭公司展厅,两块巨大的琥珀色玻璃引人注目。
“这是神舟飞船用的特种抗辐照玻璃光学材料,是打破常规从熔炉里‘抠’出来的。”卢勇介绍说,按照常规,这些材料应该从熔炉里流出来,进行试验或者生产,但是卢勇决定将它们冷却后“抠”出来。为此,星箭公司决定投入1000万元升级改造实验室的纯电熔炉,以进一步增强产品研发、生产能力。
2002年,有的客户要求生产120mm×40mm和170mm×40mm两种规格的玻璃盖片。因为难度太大,国内其他5家公司都放弃了。
“越是别人做不了的,我们越要做。”卢勇决定接受挑战。
问题主要是没有合适的内圆切片机。原料由于尺寸大,放不进去,卢勇带领技术团队重新设计了刀片;原料可以放进去了,却切不透,他们又改造刀头;能切透了,冷却液却进不去,他们又改进油路,可刀头的动平衡又出了问题……问题一个连着一个出现,他们就一个接着一个解决。
20多天时间,他们昼夜泡在实验室里,“几乎做梦都在想办法”。
产品切出来后薄厚不均,无法打磨。在日思夜想中,卢勇突发灵感:用配磁的方法进行打磨。他们突破了传统的技术和理念,按时保质完成了任务。
“只有创新,企业才能发展壮大。”截至目前,星箭公司已获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一个秉持艰苦创业精神的团队
因为经常有紧急任务,星箭公司员工和设备必须有成倍的冗余,造成生产成本大幅提升。为降低成本,星箭公司没有司机、厨师、清洁工等,都是职工兼职。星箭公司没买过抹布,都是员工从家里拿来旧衣服当抹布用。
2016年,公司正承担一个紧急任务,检验班班长高丽遇车祸受伤,却仍坚持工作。“我不能在紧要关头缺位。”
因为总有任务,生产技术部部长陆梅的手术一拖再拖,设备条件保障部部长刘兰启、车间主任王丽丽兼职司机,每天接送员工上下班……
司机、清洁工、厨师这些工作,卢勇也都干过。2016年,在搬运设备时脚趾头被砸骨折,他坐着轮椅工作,一天都没有休息。
“党员在工作中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我也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去年7月,设备条件保障部副部长杨志东成为公司第22名党员。
星箭公司成立19年来,无一质量差错,被评为中国航天优秀供应商。“是艰苦创业的精神,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让我们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卢勇说。
政府支持助企业行稳致远
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卢勇的内心也充满温暖与力量,公司产品即将享受免税政策。
在去年11月的一次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卢勇提出加大对军民融合企业支持力度的建议。他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国家对民营企业非常重视。”卢勇表示,公司遇到过场地、资金、技术等各方面问题,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才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2007年,随着订单增多,原来的厂房不够用了。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局长刘建林亲自驾车,用一个多月时间为公司找到一个厂房。
2009年,厂房又不够用了,开发区特事特办,为公司批了一块地,建起现在的厂房,并连续4年给予成长型资金支持。到目前,星箭公司累计接受各级政府资金支持近1000万元,全部投入技术研发。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后,更多部门主动帮助星箭公司解决实际困难,提供资金支持。
近来,秦皇岛开发区相关部门正在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减少企业行政负担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其面临的实际问题,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