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天,四川籍六旬老人梁光印因不忍家暴,流浪至黄骅市常郭镇东排村,被古稀之年的邓景坤夫妇收留,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家庭温暖。2017年和2018年,邓景坤夫妇相继去世,东排村村民又主动伸出援手,帮助梁光印,让她继续安心在村里住下去。但离家数载的梁光印思乡心切,提出回家的想法,大家又不遗余力地帮老人找家。2019年1月30日,在大家的帮助下,老人终于和家人团聚。
四川六旬老人流浪黄骅
村民照顾还她一个温暖的家
好心夫妇收留流浪老人
“邓书记,你好,我是梁光印,谢谢咱村村民,给大家拜年。”2月5日,大年初一,黄骅市常郭镇东排村党支部书记邓连凯接到拜年电话,他高兴地和对方聊起来:“您最近挺好的吧?那边过年热闹不?”
在东排村,几乎没有人不认识梁光印。她与东排村村民的缘分,还要从2016年的冬天说起。
那天,天气格外寒冷,东排村的邓景坤夫妇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一位老人蜷缩在角落里。她脸色发青发紫,饥寒交迫,已无力说话,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脏得不成样子。看到这一幕,好心的邓景坤夫妇二话没说,就把老太太扶进了家门,为她做好了热乎乎的饭菜。
他们询问老人情况,老人说自己叫梁光印,然后一遍遍地重复着:“别送我回去,回去我就活不了了,他把我往死里打……”老人口中的“他”就是她的老伴儿。原来,老人是不忍家暴才逃出家。
邓景坤夫妇不忍心再多问。从那以后,他们就收留了她,一起吃住,一起生活,梁光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总是用爱回报这个家,擦屋子、拾柴火、捡破烂、干农活……她也喜欢骑着三轮车去串门,生活得舒心快乐。
全村村民热心照顾
2017年和2018年,邓景坤夫妇相继去世,梁光印独自一人在邓景坤的房子里居住。由于梁光印只会做一些最简单的饭菜,又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村民们都很心疼她。邓玉炳给她送来了鸡蛋,让她补补身子;邓玉增给她送来了饺子,让她尝尝鲜;村民们给她送包子、馒头、面粉、食用油;邻居还帮梁光印做被子……梁光印被村民们暖暖的爱感动着,时常落泪。
每到中秋节和春节,梁光印总被列入东排村五保户的名单,村干部总是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她的家中。
2018年12月,梁光印生病了,村干部带着她去医院看病。经检查,梁光印患了疝气,医生说不需要手术,便开了药回家吃,治病的费用全部由村委会承担。
此时,梁光印越来越想家,说出了回家的想法。村党支部书记邓连凯也想圆老太太的回家梦,他询问老人家在哪。但梁光印不敢回自己的家,便说出了娘家的地址——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邓连凯经过查询,电话联系上了当地派出所,但因这是个人行为,当地派出所要求通过这边的派出所进行对接。于是,邓连凯来到常郭镇派出所,请求民警帮忙寻找梁老太太的家人。
民警通过老人随身携带的一张老身份证,了解到梁光印的户籍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的一个村子,但通过网上户籍查询,却没有发现有效信息。民警迅速和四川公安机关取得联系,请当地公安局协助寻找。经过多日寻找,警方联系到了梁光印的兄弟,又几经周折,最终与在保定打工的老人的儿子取得了联系。经过视频确认,梁光印正是他苦寻多年的母亲。
老人回家与家人团聚
“在接通手机视频的那一刻,老人的儿子见到自己的老母亲,泣不成声……”负责此事的常郭派出所民警修连波说。据梁光印的儿子介绍,母亲原籍四川,30年前与家人来到河北保定蠡县打工。4年前,患有小脑萎缩的母亲独自离开家,便失去了联系。家人亲戚们四处寻找,在电视台登过寻人启事,方圆几百里张贴了寻人告示,但都没有消息。“没想到,好心的村民收留了我母亲,谢谢大家。”通过视频,梁光印的儿子不停道谢。
梁光印还是害怕家暴不敢回家,而当她听说丈夫两年前去世的消息后,这才放下心来。
1月30日中午,梁光印的儿子、小叔子和一位村干部驱车来到了东排村。他们还特意赶制了两面锦旗送给常郭镇派出所和东排村村委会,表达感激之情。在常郭镇派出所民警和东排村村干部的陪同下,梁光印的家人来到了老人的住处,失散多年的母子团聚,一见面就抱头痛哭起来。
听说老人要回家了,东排村近百名村民早早就来到了梁光印的住处等候,看到母子相见的场面,很多人触动心弦,潸然落泪。
临行前,村民们争相与梁光印握手,还千叮万嘱:“老姐姐,照顾好自己啊!以后还来啊!”见此情景,梁光印的儿子突然跪下,哽咽地说:“谢谢大家对我母亲的照顾……”虽然大家拦着,他仍坚持磕头致谢。
“别这样,咱们以后就是亲戚,常联系,常走动,随时欢迎回家。”邓连凯说。就这样,在乡亲们的簇拥和欢送下,梁光印一家平安踏上了归途。(通讯员周如凤 李娜 记者康学翠 张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