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河北讯 1月16日,由河北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笔墨文心五百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举行开幕式。展览设在河北博物院北区13、14号展厅,到2019年3月24日闭展。
本次“笔墨文心五百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书画展”共展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113件(套),包括绘画51件,书法50件,文房12件(套)。展览包括“文人画”和“名家书”两部分。
展览中的“文人画”,按流派分为吴门画派、青藤白阳、松江诸家、四王吴恽、金陵画派、清初四僧、扬州画派、海派名家八个单元。“名家书”部分,按风格分为吴门书派、晚明书家、明末遗民、篆隶复兴、崇董书风、尚赵热潮、扬州名家、碑学代表八个单元。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驻跸姑苏》将作为重磅展品,采用静态文物与数字动画相结合的方式与观众见面。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河北博物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深入贯彻国家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战略、推动三地文博事业协同发展的实际举措,也是落实《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1+3)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具体行动,更是继“汉世雄风——满城汉墓发掘50周年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后,两馆(院)的又一合作成果。
据悉,展览汇集了从明初至清末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品,较全面的反映了明清书画的发展脉络与渊源流变,再现了明清书画精品纷呈、名家麇集的局面,进一步揭示了传统文脉连绵不断的顽强生命力,诠释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