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要坚持突出重点,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凝聚推动党的建设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
要把握要求,系统安排。要及时跟踪上级改革动向,准确把握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吃透上级精神,抓住问题关键,认真研究当前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配套的配套,既要及时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又要保持制度建设的整体框架,特别是对于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操作性强的改革举措,要抓紧研究具体落实推进方案,寻求和研究治本之策,力争使每个制度成果和每条改革措施都符合上级精神、体现地方特色。
要大胆探索,立规建制。要把改革与日常工作、改革举措出台与改革举措落实统筹起来,整合资源,细化任务,列出路线图、时间表,把握好时间节点和工作节奏,严格遵守办文发文程序,上下联动,有条不紊进行。要立足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大创新力度,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其中不合理、不完善、不适应的部分,大胆探索实践,逐步进行破解,及时将基层创造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型做法和经验上升到制度层面。
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既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阶段性、协同性,又要抓住各方面的关键所在,突出改革重点。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要紧扣规范性,改进干部选任机制,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制度。在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方面,要紧扣服务性,不断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要紧扣实用性,增强人才流动配置、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的实用性,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要加强监督,强化执行。要正确认识、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规律,既不失时机推进改革,又考虑现实条件与可能性,突出制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增强制度可操作性,适当增加一些约束性、禁止性、惩戒性内容,统筹谋划好干部、党建、人才工作各方面的改革,积极跟进配套措施。要完善制度监督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的考核检查,严格考责问责,通过日常调度督查、重点专项督查、定期全面督查等形式,抓好跟踪推进。将制度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和日常工作中,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继续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强化制度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