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廊坊讯(焦国远)12月10日下午14点,由网易天津和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打造的“网眼看和平”系列直播活动走进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媒体代表们跟随和平区非遗保护部室主任兼和平区非遗展馆副馆长张福生走进展馆,感受和平区文化的发展魅力。
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古典戏法代表性传承人王殿英、天津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创始人庞鹤年和天津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的雕像。展馆前厅突出了“匠心传承”的核心思想,从乾隆年间到民国初,用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了40多个传承项目,再现悠久历史。
据了解,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建于2010年,并于2017年扩建至著名的“五大道”旅游景区。该展馆建筑面积1200余平米,内设7个展厅和1个非遗图书馆。展览内容上,以“津味儿”、“工巧”、“百戏”和“医道”四大板块为主线,将2009年至2016年,和平区历经四批申报所产生出来的戏法、天津“狗不理”包子制作技艺、老美华手工制鞋技艺三项国家级,以及享誉世界的“义聚永酒传统酿造技艺”、“竞技麻将”等市级及区级,共计48项非遗保护名录充实于展线之中。
展馆内除了展示内容独特丰富,其展示效果也颇具艺术气息。该展馆配有中、英文字介绍和图文并茂的展壁,打造在充满古典园林风情、华表及圆瓦坡顶等独特建筑造型的中国元素之中,并在彰显天津历史胎记的“老电车”等历史遗留物的衬托下,将多姿多彩的天津地域文化面貌展现出来,使游客近距离直观地解读中心城区,感受码头文化、市井文化和众多中华老字号的历史变迁。
在活动的最后,媒体代表还品尝了天津非遗小吃“德禄斋煎饼馃子”和“蛤蟆吐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