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心”,守护的是宝贵的常识。大多数成年人见到那6块钱时,往往想到的是“这点钱肯定没人在乎”,然后顺手装进了自己口袋里。但是,孩子作出的判断却是:这不是我的钱,我不能要。
据《沧州晚报》报道:11月1日,沧州市第二实验小学9岁的小学生王一涵,上学时在车库边捡到了6元钱。王一涵的父亲带她来到了交通岗亭,把钱交给了值班交警吴吉国。吴吉国被小女孩的行为感动了,怕孩子因此迟到,特意手写了一张“证明”,向学校说明情况,请老师“不要批评她”。
好暖的一条新闻啊!让我们在“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阴冷里,对人性又重新抱有希望。
这是一件小事吗?是的,这件事很小,它一点也不“惊天动地”。这是一件小事吗?这又不是一件小事。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守护孩子心灵的问题,它更折射出我们当下常识的稀缺。
很多人认为,民警此举是“守护童心”,这当然是对的。但是,仍需要强调的是,“守护童心”和平时所谓的“哄孩子”有着根本意义上的不同。
“守护童心”,守护的是宝贵的常识。大多数成年人见到那6块钱时,往往想到的是“这点钱肯定没人在乎”,然后顺手装进了自己口袋里。但是,孩子作出的判断却是:这不是我的钱,我不能要。
多么“浅显”的常识啊!只有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才发觉,这样的“常识”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久到已经尘封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守护童心”,其实就是守护住那些维系着我们道德准则的底线,守护住那些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道理:遵守公共秩序、饭前便后要洗手、别人的东西不能碰……
“守护童心”,更是守护住一份希望。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批判、指责、埋怨,这个孩子却用自己实实在在的举动,给我们上了一课。行动起来,哪怕是从面对6块钱时的一个抉择开始做起,只要我们有了这样的希望,我们就能拥有更多的光亮。
“守护童心”不是单纯的“哄孩子”那么简单,它值得我们每个成年人触动灵魂地想一想,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在我们不断收获的同时,是不是也丢掉了一些不应该丢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