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孔庙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党里家常
三孔的核心是孔庙。
从历史长久度来讲。
追溯孔庙的历史,源远流长。史载,鲁哀公在孔子去世后第二年(前478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距今已有2488年了。
从分布广泛度来看。
各地名称有所不同。常称文庙,先师庙,夫子庙等等。在中国,孔庙遍布,县以上均有建制。除此,日本(名称不一,多为圣庙)、韩国(韩国为藩王级,只能叫成均馆)、东南亚乃至欧美各国也都建有孔庙。
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
南京夫子庙(孔庙)和江南贡院
?东京圣庙的杏坛、大成殿
韩国成均馆大成殿春季释奠礼
沧州文庙
无论传播多么久广,根还在曲阜。曲阜孔庙又称至圣庙,位于曲阜城正中,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同北京的故宫、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并称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
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过院落,共有房屋四百多间,门亭五十四座,有碑碣近千块。南北中轴线长达两里多,占地三百多亩。现在看到的孔庙是明弘治年间的规模。曲阜童谣对孔庙有着形象精妙的描述。
曲阜城、四方方,
孔庙就在城当央。
古道对着正南门,
南门对着棂星坊。
鲁壁杏坛大成殿,
屋脊陶兽朝天望。
曲阜城(明朝)的南门正对孔庙,上书“万仞宫墙”,源自论语中对自贡对孔子的赞誉。
这里笔者插一句,自古“衙门口朝南开”。坐落方向正南正北的建筑,除了各地衙门,只有文庙,寺院和道观。
第一道牌坊金声玉振
一路坊、门、阁略过,着重说一下大成门之前的十三碑亭。13座碑亭,南8北5,两行排列,斗栱飞翘,檐牙高啄,黄瓦耀金,栉次鳞比。十三碑亭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习称“御碑亭”。亭内存碑55幢,是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七代所刻。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
十三碑亭俯瞰
孔庙的核心建筑是大成殿。是供奉孔子塑像的地方。在十三碑亭之后的大成门内。“大成殿”三字是清雍正皇帝的手书。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9米,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宋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四周廊下环立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细心的工匠在石柱上记下了雕刻的龙的总数,共1296条。
大成殿内正中供奉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位西向的是复圣颜回和述圣孔伋,西位东向的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轲。再外为十二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