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病,患病后病人常出现视力减退和视物模糊、怕光、看物体颜色较暗淡等,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给整个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约120万白内障患者,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80岁以上老人甚至可达100%。市第四医院专家在此提醒,手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秋天选择手术既避开了夏天的酷热,又不会觉得太冷,是治疗白内障的大好时机。
现状:六成以上老人患有白内障
王女士最近正在为70岁老母亲的眼睛忧心忡忡。原来,多年前母亲就出现了视物模糊、眼前有黑点的情况,一直没有在意,已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是患上了白内障。
“白内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病,尤其多发于40岁以上的人群”。市第四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医师游浩凌表示,该病最大的特点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病率增多,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存在生活质量下降、并发症几率增加及失明的风险。据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加120万白内障患者,其中六成以上的老人患有该病,8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几乎达到100%。
游浩凌说,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只有手术,目前高温已过,气候温和,这些条件都利于术后的恢复,对于术后护理来说也更为方便。同时,白内障患者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凉爽的气候也适宜老年人出行。
误区:长“熟”再手术不可取
由于需要在眼睛上动刀子,很多人担心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更有许多患者认为,患病后一定要等到白内障长“熟”后再手术效果才好,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正确的。
“过去由于手术方法比较落后,确实需要白内障长熟了再做,但是现在由于白内障手术方法的提高,只要是白内障影响了您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游浩凌表示,如果非要等到白内障长“熟”在做,不仅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还会出现并发症及增加手术风险。
游浩凌还指出, 白内障手术已不再是单纯的追求简单的复明,而是最大化提高术后视觉质量,白内障手术切口的减小(1.8mm),功能性人工晶体(植入球面、非球面、散光、双焦点、散光双焦点、双区域、三焦点人工晶体)的应用,人工晶体屈光力计算准确性的提高,使白内障复明手术已经进入到“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时代。不仅仅是让患者“看得清”,也会让人“看得好”,一并解决远、中、近、散光等问题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提醒:科学护理有助恢复
任何手术都需要一个调养恢复的过程,白内障手术也不例外。游浩凌特别强调,科学的白内障术后护理对视力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要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
1、手术后需要安静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用力咳、打喷嚏要注意;
2、按时点药,注意用药之前需洗手,保持眼部清洁;
3、日常可以洗澡、洗脸、洗头发,但在洗脸时候需注意避免水进入手术后的眼睛里,不可以使劲揉眼睛;
4、术后可以看电视,但不可长时间观看;
5、注意保护手术眼,防止碰撞,不要用力挤眼睛,揉眼;
6、注意营养摄入要均衡,多食蔬菜,水果,粗纤维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忌烟酒、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防止便秘;
7、出院后定期复查,降低风险;
8、伴有全身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糖尿病患者要继续治疗,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要做眼底检查;
9、避免到拥挤及烟尘刺激的场所。如室外阳光强烈,可佩戴墨镜;
10、术后遵医嘱验光,小切口40天即可,必要时配镜,调整看远或看近的视力,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