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通客户端报道(记者 颜力鸥 通讯员 李溢春 李珂 华夏)记者今天(8月31日)从中国铁路北京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铁路局”)了解到,为期62天的铁路暑期运输工作完美收官,北京铁路局共计发送旅客6380.3万人,增幅4.8%。其中,高铁和动车组发送3300.8万人,同比增幅12.5%。以此为标志:北京铁路局始发列车,旅客乘坐普速与高铁客流首次发生逆转,高铁与动车组
2018年暑运,伴随着全年第二次铁路运行图调整拉开序幕。暑运期间,北京铁路局在图定列车达到636对,其中高铁和动车组列车398对历史最高纪录的基础上,增加58.5对列车,其中高铁和动车组列车38.5对。62天,共计发送旅客6380.3万人,增幅4.8%。期间,单日最高峰发送旅客119.01万人,增幅2.6%。再创北京铁路局总量、高铁和动车组开行、单日暑运发送等多项新记录。与此同时,京津冀管内七大火车站及多条线路和列车均也均创下历史新高。
京津冀七大火车站均创新高
北京三大站,共计发送旅客2781.33万人,约占总发送量的43.6%。分别为:
北京站发送740.51万人,增幅1.1%,8月18日为最高峰,发送15万人;
北京西站发送1109万人,增幅2.1%,7月14日为最高峰,发送21.87万人;
北京南站发送931.9万人,增幅6.1%,最高峰为8月18日,发送19.18万人。
此外,天津站发送628.9万人,增幅4.2%,8月18日为最高峰,发送12.5万人。天津西站发送349.13万人,增幅12.8%,7月9日为最高峰,发送7.15万人。石家庄站发送796.14万人,增幅15.7%,7月9日最高峰,发送15.36万人;唐山站发送160.7万人,增幅9.9%,7月14日为最高峰,发送3.13万人。
复兴号上线、京雄动车开行,一周年交上漂亮成绩单
今年暑运期间,恰逢京津城际中国高铁开通运营十周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上线运行和京雄动车组开行一周年之际。暑运期间,北京铁路局共计始发终到的高铁和动车组列车达到426.5对,其中复兴号列车137对。特别是,7月1日刚刚投入运营开行的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共计开行1240趟,发送旅客达133.64万人。
8月1日京津城际开通运营十周年之际,全部更换复兴号列车,整个暑运期间京津城际共计发送旅客550.4万人,增幅7.7% ;其中,北京南站发送235.3万人,武清站49.5万人、天津站218.4万人,再创暑运发送旅客新高。
2017年7月6日北京南至保定途径雄安新区动车组开行,不仅结束了雄安新区白沟和白洋淀等沿线人民群众来往北京不再绕道保定或天津中转换乘的历史,还迅速在北京至雄安新区之间形成一条,集商务、旅游和工作生活快捷的运输大通道。截至到暑运结束,开行一年来雄安动车共计发送旅客86.7万人。最高峰为2018年4月5日,共发送旅客3924人;其中,北京南站发送33.6万人、保定站发送12.9万人、白沟站发送11.76万人、北洋淀站发送16.05万人。
石济高铁首秀暑运季,近300万人分享出行便利
今年暑运,是石济高铁开通运行首个暑运季,全线在开行图定列车18对的基础上,期间又加开2对列车,共计发送旅客达299.3万人。最高峰为8月26日,共计发送1.97万人。开通运营以来,石家庄站、衡水北站、德州东站分别发送旅客:146.7万人、55.2万人、41.8万人。其中,衡水北站发送旅客最高峰为2018年5月1日,共计发送3351人。
首开“京津冀”旅游班列,1.3万人休闲嗨起来
今年暑运期间,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个性化、差异化的休闲度假新需求、整合挖掘京津冀全域内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开启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实践、新探索,北京铁路局中国铁道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运作、深入调研、精心设计,将装饰一新的新型车底投入运行,首次开行北京至河北承德塞罕坝方向“京津冀”旅游班列。期间,还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口扶贫”等号召,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力度,相继开行“京和号”、“津和号”援疆专列、“集安号”扶贫专列共计31趟,直接为1.3万余人提供了利用暑期乘坐火车畅游祖国大好河山、实现休闲度假“私人订制”式出行新体验、新选择、新享受和新服务。
据悉,为积极回馈市场和人民群众高涨的休闲度假新需求,暑运过后北京铁路局在继续开行北京至承德塞罕坝方向 “京津冀”旅游班列的基础上,还将增加天津至承德塞罕坝方向。并于9月中旬加开2趟北京至新疆方向的“京和号”援疆旅游专列和北疆旅游专列;十一期间开行2列,以观赏胡杨林为主题的“额济纳”旅游专列,为区域内人民群众出行体验更美好、选择更多样、生活更幸福提供有力支撑。
各趟旅游班列具体开行情况及安排,可拨打咨询电话:010-51840985、010-51831886、022-26261726、010-51926127。或登录中国铁道旅行社官方网站www.crts.com.cn和关注“北京铁路”和“中国铁道旅行社”微信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