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腰椎退行性疾病是威胁老年人生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疾病保守治疗周期长、效果不确定,导致很多患者最终要面临手术治疗,这对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何运用成熟的技术、最小的创伤、最大程度上解除患者痛苦,是哈院骨病科学科发展所向。
早在2012年,哈院骨病科就率先引进了脊柱内镜相关技术设备。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将脊柱内镜手术由单一的椎间盘突出扩展到各种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上,实现了通过最小的创伤达到与开放椎管减压、固定融合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同时避免了开放手术常见的诸多并发症,实现了病人快速康复的目的。
患者1-5腰椎多节段蜕变、狭窄
谈及对于高龄、多节段椎管狭窄的患者的微创治疗效果,75岁的市民赵兰很有发言权:“确实没想到还能落现在这个结果。之前光治疗这个腰花钱花多了,钱是小事,关键是一想到开刀手术罪受大了,这个微创手术棒棒的!”
原来,赵兰右腿从大腿到脚跟,疼痛、麻木多年了,近期突然加重,已经不能走路。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她的腰1到腰5骶1(腰部直至骶骨位置)多节段蜕变、狭窄。
减压取出的部分椎间盘、黄韧带和增生的骨刺
主任靳宪辉教授组织三级医师查房,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患者是右下肢L5神经根的单根症状,判断“病根儿”就是腰4/5节段。
为了验证责任节段的判断,使诊疗更精准,副主任崔胜杰教授联系了超声科医生郝振民,并为赵兰实施了床旁超声引导下的椎间孔诊断性穿刺注射。
“在这里主要是应用肌骨超声,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药物注射。超声具有无创、便捷、廉价、可复性强等诸多优点,很适合对病患处进行精准定位”,郝振民说。
只见在超声影像引导下,崔胜杰经右侧椎间孔精准地穿刺至椎弓根的上缘,获得右侧L5根的反馈症状(放射至小腿外侧和足背,与直腿抬高及加强时出现的疼痛相吻合),之后用0.75%利多卡因阻滞。注射完成后,让患者尝试连续步行100米距离,未出现右下肢胀痛。 这就进一步确定了腰4/5节段就是责任节段、就是“病根儿”。由此,决定应用“经皮腰4/5椎间孔入路神经减压松解”的微创治疗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崔胜杰带领微创手术团队如期按术前规划为病人进行了微创的“孔镜”手术。“穿刺、扩孔”是该手术的高难关键和前提,借助于G臂X光机(此为我市第一台),医生将孔镜精准的放到病灶处,减压后取出部分椎间盘、黄韧带和增生的骨刺。手术后,赵兰右腿不适的症状完全消失!
“如果采取传统的手术,需要动刀将脊柱充分暴露,会造成维持椎间稳定性的骨性结构破坏,而且要多节段切骨减压、钉棒固定,创伤巨大。”崔胜杰解释说,“微创优势就十分明显了。切口只有7.5mm,而且避免了开放的多节段、大范围的融合固定,优势不言而喻。这属于对单一根症状的多节段蜕变患者,狙击枪般的精准微创。”
椎间孔镜技术同样可以用于稳定型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经椎间孔镜微创减压后,患者腰痛及下肢神经症状均可以得到显著缓解。
“穿刺”、“扩孔”是该手术的高难关键和前提
靳宪辉主任总结说,脊柱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以及恢复快、治疗周期短等优势。但由于该技术的学习曲线陡峭,相关配套设备价格高昂,现阶段短期内普及该技术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这类病人越来越多。对广大基层一线医师进行脊柱内镜微创技术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培训,积极推广脊柱内镜微创技术的理念,让众多的高龄、多节段蜕变患者获得正确的治疗,成为现阶段及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的重要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