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河北讯 “你我为了同一个梦想,携手并肩远走他乡。我们短暂相聚就别离,也曾在孤独时刻流泪。每次听到问候感到欣慰,不同语言汇成中国话。听那不同肤色齐声说,你好中国我爱你……”作为汉语志愿者之歌,《瀚宇之花盛开》唱出了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心声。
随着“汉语热”在全球的持续升温,孔子学院的数量不断增多。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前往海外各国教授汉语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成为越来越多河北高校毕业生的选择。据了解,自2007年至2017年,河北省已在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的11个国家建立了12所孔子学院、18所孔子课堂,累计选派5000余名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泰国、印尼、美国、英国、韩国等27个国家教授汉语。
2017年10月,汉语教师志愿者带领学生参加第十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 志愿者团队/供图
开阔眼界,了解中国
河北经贸大学16届毕业生唐澄澄先后于缅甸、泰国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在谈到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时,她表示,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在海外教授汉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实习机会,这样的经历不仅可以锻炼自己专业技能,更能让自己开阔眼界,从全新的角度了解自己,了解中国。此外,唐澄澄说,毕业之前自己对未来还有一点迷茫,在考研和就业之间犹豫不决,而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的这段时间让她有机会认真思考未来的规划,起到了一个缓冲作用。
网易河北了解到,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都有不同国家的教师志愿者考试,不仅是对外汉语专业,英语、教育学、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传媒学院等河北高校均在海外承办有孔子学院,每年选派的志愿者人数也越来越多。对于毕业生来说,选择汉语教师志愿者逐渐成为一个新颖的就业方向。
2018年2月,缅甸汉语教师志愿者与中国驻缅甸大使洪亮共度春节 张金慧/摄
要相信每一滴汗水都听得见回响
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海外不仅要教授汉语知识,还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任务。大多情况下一个教学点只有一到两名志愿者,因此常常要一个人承担整个学校的汉语教学。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孤独,都是汉语教师志愿者面临的问题。
“经常一天要上好几个班的课,备课、讲课、课堂管理、策划活动,有时觉得还是有点吃力的。”来自河北邯郸的申波现于马来西亚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提到在国外的生活,他说:“生活上主要是人际交往问题。我所在的学校只有我一名汉语老师,因为语言不通,有时候你无法让对方恰当地理解你的意图,交流起来很困难。”
虽然面临种种问题,但是申波依然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非常高,对各种中国文化活动也很感兴趣。”申波说,“我的学生们汉语说得越来越流利,我和当地师生的关系也变得非常融洽,内心有一种深深的成就感。记得我从上一个学校离任的时候,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单独为我举办了送别宴会,那时候真是觉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的真心付出总不会被残忍忽视的。总之,你要相信,你洒在这片大地上的每一滴心血和汗水,都听得见回响。”
2017年11月,缅甸福星孔子课堂举办“中国周”文化活动 张金慧/摄
愿每个人都能认真绽放
说到对于新一届毕业生有怎样的建议,申波说,二十多岁的年纪,最怕的就是犹豫不决。世界那么大,要想来看看的话,趁自己年轻,不要犹豫;世界也很小,若想偏居一隅,就不要再对外面的世界心存憧憬。若是如此年轻就被踌躇的心志绊住了脚步,日后也必不会有大的作为。
唐澄澄则表示,这段志愿者的经历很有意义,值得去体验和拥有。如果工作紧张,那就努力坚持;如果工作轻松,也不要放弃学习。总之,希望每个人都能不留遗憾,就像《瀚宇之花盛开》中唱的那样,“就在世界某一个角落,愿你和我认真地在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