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主人:谢矫龙,任县供电公司城关镇供电所外勤班成员,从事线路管理工作。他是个成熟稳重却又不失幽默的80后“中年”大男孩儿。工作10年来,一直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始终保持着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屡次次受到客户和公司的表扬和嘉奖。
那年盛夏月正明
——日记节选(二)
日记背景:每年夏季的夜巡是供电所不变的课题之一,因为夏季气温高,用电负荷大,设备发热增加,再加上环境不利于散热,是配网故障易发时期。而县城居民用户居多,晚上才上用电高峰时段,所以夜间巡视更能真实准确的监测配网与设备的“健康”状况。就这样踏着晚霞,沐浴着落日的余晖,我们的主人公和他的搭档一如往常的出发了。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晴
说良心话,我们公司的工作服冬装的还是不错的,虽说比不上羽绒服轻便暖和,但里头套上两层保暖,还是相当抗风抗冻的。不过这夏装就不好说了,依然是长袖长裤,上下除了脸,哪里都不漏,相当的保守。不过保守有保守的好处,那就是防晒,这一天骄阳洗礼下来,脸和身子都不在一个色调上。
当然最大的好处还是特别能吸汗,这不一晚上五公里巡视下来,能拧出二斤汗来。回到所里脱了扔洗衣机里,还跟老班长调侃说:咱这衣服好,省水。老班长瞪我一眼说:一看你就是外行,没说到点上。我们这工装是全棉防静电的,这样干起活来才安全。哦,原来如此,今天又学了一个知识点。
7月25日 星期二 晴
哇!今天又是微信运动排行第一,收获数十个小心心。最近每天晚上20000+的步数简直是霸屏朋友圈。甚至有朋友专门发信息问我:最近是不是爱上徒步健身了。看来这运动工作还能两不误,顺便还能满足一下当第一名的虚荣心。
不过就是这路难走啊,沟沟坎坎,爬高上低,越过小树林,横穿玉米地,时不时还遇上农民兄弟刚刚浇过地,出来就是厚重的两脚泥。这还算好的,记得去年有一次夜巡,还被一位大伯当成偷玉米的贼了。
不过工作都是有苦有乐,有时候夜巡,天气晴好,明月高悬,听草丛里虫鸣蛙叫韵律十足,看月光像银色纱幔一样飘洒下来。看到此情此景,就差像宋晓峰一样满怀激情的想要赋诗一首了。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雨
今天晚上是我的夜班,最近雨水很大,所长一直叮嘱说:“‘七下八上’是防汛保电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过因为前期消缺工作做到好,最近几天倒是相安无事,不过今晚的雨量比往常都大,还伴有短暂的强风,确实得警醒一些,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叮铃铃……”真是想啥来啥,是客户打来的报修电话,说是北甘寨村突然停电了。留一个人值班,通知有关人员按照故障巡视抢修预案进行巡线,不到五分钟,安排妥当后我们一组巡线人员就出发了。
这时雨势稍减,但外面依然雾茫茫一片,必须打开抢修车上的雾灯才能看清道路。15分钟后,到达北甘寨村附近,艰难的巡线工作这才刚刚开始,这个村庄的电力由后宋线072路供应,我们便分头开始巡视。因为连日的雨水,乡间的小路已经相当泥泞,不时还要穿过齐腰深的庄稼地,手电筒的光线只能照到一根电杆,必须一基一基电杆走近观察,确认排除无故障,才能继续前进。几次差一点被杂草绊倒,跌到田间的垄沟里去。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发现了故障原因,原来是一根被风雨折断的大树枝挂在了线路上导致的跳闸。
故障很快处理完毕。回去的路上,远远的看到村庄里星星点点的灯光逐渐亮起,心里也跟着亮了起来。
此时,车上的伙伴都累得说不出话来了,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没有规律的一日三餐,但大家依旧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这大概就是对信念的坚守吧!
今天的晚上写的有点多,但依然觉得无法全面还原我们真实的工作状态。 (整理报道:贾晓翠)